《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背后深意
本站 2024/9/24 14:11:48
《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于日前獲國務院首批批復,這是廣州面向2035年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全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從2018年11月起,廣州就肩負全國唯一市級國土空間規劃試點任務,開展《規劃》編制,探索國土空間規劃改革和編制新范式。該《規劃》是廣州歷史上第一部“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也是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和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在廣州的落地細化。
《規劃》給廣州明確了“一個目標愿景、6個城市性質、4項核心功能”,使得廣州在“多規合一”改革之后,擁有更高的城市定位、更強的城市功能、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重大利好。
9月23日,廣州市針對該《規劃》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展望“建設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標愿景,進一步解讀了《規劃》背后的深遠意義。
●“國家唯一試點”如何做示范?打造全齡友好15分鐘生活圈
廣州是我國的南大門,是連接世界與中國的重要窗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廣州已獲國家批復三版總規,整體脈絡清晰、承上啟下。
1984-2000年版獲批總體規劃,確定了廣州沿珠江前航道向東“舊城-天河-黃埔”三個組團拓展,在城市內生增長階段,帶領廣州實現從“云山”走向“珠水”的帶狀式發展。
2001-2010年版獲批總體規劃錨固“東進、南拓、北優、西聯、中調”十字方針,帶領城市走向區域,實現從“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笨缭绞桨l展。
2011-2020年版獲批總體規劃形成了“一主六副”的多中心網絡化空間格局,城市發展轉向內涵提升,帶領城市從外部拓展走向優化提升。
2018年3月,國務院根據中央機構改革組建了自然資源部,將原分屬不同部門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職責統一整合。同年11月,自然資源部確定廣州作為全國市級國土空間規劃唯一試點,希望廣州能憑借“三規合一”的實踐經驗及突出的創新探索能力,在全國先行先試做出示范。
從歷版總規進入本次《規劃》,廣州的城市定位已從“廣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華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躍升為“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對于廣州試點,國家有何新期許?
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副局長楊地指出,本輪《規劃》多處體現了廣州落實國家層面新要求,可從以下角度概括:
首先,服務于構建國家和區域的新發展格局。廣州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交匯點。國務院批復要求,廣州建設南沙新區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深化與香港、澳門協同發展,加強與深圳“雙城”聯動,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深化與佛山、清遠一體化發展,加強廣州都市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兑巹潯坊趶V州實際,通過構建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落實國家戰略部署,提出了廣州到2035年的空間發展行動方案。
其次,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此次國務院批復特別提到,廣州要鞏固廣州北部生態安全屏障,加強珠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系統保護和集約利用海域、海島、海岸線資源!兑巹潯犯采w了全市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與城市系統,嚴格劃定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明確自然災害風險重點防控區域和措施,并通過城市綠地系統線、水體保護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和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等,從多個層面保障安全發展。
再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營造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人民城市。國務院批復明確要求廣州加快構建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城鎮體系,統籌安排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完善城鄉生活圈,系統布局藍綠開放空間,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有序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兑巹潯穱@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構建均衡優質高效的現代化公共服務設施網絡,打造兒童友好、青年發展、老年頤養的全齡友好15分鐘生活圈。同時,強調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整體保護和系統活化利用,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
●如何體現國家對廣州的新要求?新賦予2個城市性質3個核心功能
一個目標愿景、6個城市性質、4項核心功能,這是此次批復所明確的廣州城市發展新藍圖,可窺見城市未來的繁榮之景。
先看城市性質。國家在原有廣州城市總規定位“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基礎上,新賦予了廣州“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質。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鄧毛穎指出,“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意味著廣州將在國家拓展深海極地戰略新疆域、支撐南海治理與國際合作中勇擔重責,以走向深海、走向遠海、走向大洋為導向,進一步集聚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重點強化國家級深?萍紕撔轮行、海洋產業創新發展高地、國際海事服務產業集聚區、國家經略南海的綜合治理服務基地等職能。
“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意味著廣州將承擔起國家科教中心和人才高地、國際科教文化交流、世界級嶺南文化旅游目的地等方面職能,加快推進“圖書館之城”“博物館之城”“世界體育名城”建設,努力打造成高層次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人才、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和發展的理想沃土。
再看核心功能。在國際商貿中心的基礎上,國家新賦予了廣州“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全國綜合性門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的核心功能。
鄧毛穎指出,“全國綜合性門戶”體現了國家對廣州深化對外交往和開放的更高要求,加快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同時,深化國際交往中心城市建設,發揮向世界展示嶺南文化魅力、改革開放成果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重要成就的重要窗口作用。
“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體現了國家要求廣州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走在前列,建設若干產業鏈條完善、輻射帶動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積極打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組織中心、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和未來產業先導區。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則體現了國家要求廣州建設戰略科技創新高地,推動更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落地,以顛覆性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建設環五山、環大學城、環中大、環港科大創新策源區,激發高校、大院大所和企業集成式創新活力;著力建設低空經濟發展先導區,超前謀劃未來城市場景建設。
一個目標愿景即建設“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打造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這明確了廣州要發揮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引領示范作用,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錨定廣州在世界城市網絡中的發展坐標,建設具備全球吸引力、集聚力、影響力和控制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如何打造引領大灣區戰略廊道?構建“一帶一軸、三核四極”結構
“經過歷版總規引導,廣州城市空間框架從云山珠水邁向多中心發展,這輪規劃以向南、向東融灣發展為總體方向,堅持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緊湊布局、生態韌性,提升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水平!编嚸f稱。
面向2035年,廣州要以“灣區-流域”更廣闊的戰略視野,引領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根據《規劃》,廣州要構建“一帶一軸、三核四極”的多中心、網絡化城市空間結構,推動城市空間向“兩洋”和“兩江”拓展,打造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廊道。
“一帶”為珠江高質量發展帶,是展示老城市新活力、鏈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發展的重要紐帶;“一軸”為活力創新軸,是廣州聯動灣區東西兩岸的戰略脊梁;“三核”分別為中心城區、東部中心、南沙新區,是承擔全球城市功能、展現國際大都市時代活力與獨特魅力的核心區域。加快中心城區核心功能集聚和非核心功能有序疏解;加快東部中心構建廣州現代產業體系核心集聚地。南沙新區重點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四極”為國家知識中心城、北部增長極、獅子洋增長極、從化綠色發展示范區四個外圍綜合新城,以復合交通樞紐建設、優質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外溢等多類方式,輻射帶動周邊區域高質量發展,實現網絡聯動和全域繁榮。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一級巡視員余云州特別指出,該廳正聯動廣州、深圳等灣區城市,聚焦區域一體化、創新空間重塑、品質形象提升、生態韌性安全等關鍵議題,共同謀劃建設國際一流灣區。
為實現超大城市空間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規劃》還發揮廣州山水林田湖海等自然要素齊備的優勢,加強生態空間的系統性和聯通性,優化“九片六核多廊”的生態格局,打造9大生態片區、6大生態節點、共計5000公里生態廊道。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批復了廣州“三區三線”和重點項目安排,確保各項任務精準落地。鄧毛穎特別指出,《規劃》在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的基礎上,合理劃定了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135平方公里,強化土地資源配置的精準性,為重大戰略和重點項目落地做好空間保障。同時,規劃落實7類562項重大項目,統籌項目布局和建設時序,著重牽引土地、資金、重大基礎設施等資源的投放,實現“項目跟著規劃走、資源跟著項目走”,把總規明確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具體化。
●如何支撐“制造業立市”?劃定623km㎡工業產業區塊
作為華南制造業門類最全的城市,廣州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5個,2023年地均工業增加值19.8億元/平方公里,高于北京(14.2)、上海(14.7)。三年前,廣州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分量之重、意義之大,前所未有。今年的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進一步提出,廣州要“二次創業”再出發,“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廣州”,先進制造業是其重要支撐。
此次《規劃》中,國家新賦予了廣州“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定位。要知道,廣州歷版總規城市定位均沒有制造業相關表述。有業界專家指出,在國務院賦予的19個超大城市定位中,先進制造業基地有三種表述,一是“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如廣州、沈陽、南京等;二是“先進制造業基地”;三是“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如此看來,廣州“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新定位,正是“制造強國”戰略下廣州的新使命、新擔當。
那么,《規劃》如何支撐廣州“制造業立市”?鄧毛穎指出,廣州要全力保障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空間需求。在南沙新區、東部中心、北部增長極、中新知識城等重點區域,打造承載國家戰略功能的大型先進制造產業基地和產業發展平臺,推動產業鏈條化發展,建設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劃定623平方公里工業產業區塊,推動產業項目集聚發展,提高產業用地效率。
同時,積極推動零散低效工業用地和村鎮工業集聚區提質增效。鼓勵位于中心城區內的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形成一批都市型工業發展載體,并引導中心城區外的村鎮工業集聚區通過“工改工”的形式集中連片改造。
再就是加強用地政策創新,提供多元彈性的產業空間載體。針對不同工業用地類型,廣州已提出了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規劃指標放寬標準,開展產業區塊線內工業用地集中提容,推廣“產業保障房”和“工業上樓”。同時,探索產業混合用地、存量土地和建筑功能轉換等機制,在城中村改造中探索復建物業性質留白,簡化存量工業用地其他規劃指標調整的審批手續,提供從“孵化器”到“大園區”的多元產業載體。
此外,以“陸?铡贝舐撨\支撐產業要素流通。廣州將進一步強化鐵路、水運、航空和公路貨運通道串聯,打通廣州至大西南地區貨運鐵路干線,推動廣州到歐洲、中亞、東南亞等國際班列擴量增效。構建5個特大型物流樞紐和10個大型物流樞紐,圍繞大型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打造海港、空港、生產服務、商貿服務等物流網絡示范節點,圍繞產業鏈強化供應鏈。
●《規劃》實施會有哪些支持?要編制下層次的區級總體規劃
靴子落地后,未來廣州要如何實施好《規劃》,將美好藍圖化作城市實景?楊地表示,自然資源部將積極給予廣州支持,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首先,離不開健全的城市規劃體系。廣州要依據總體規劃,編制下層次的區級總體規劃,并建立國土空間相關專項規劃統籌管理制度,探索不同類型的詳細規劃編制與實施方式,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同時,加強城市設計方法運用,挖掘存量資源資產的特色和潛力,完善城市服務功能。
其次,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基礎作用,守牢各類安全發展的空間底線,并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統籌協調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各專項領域的空間需求,從源頭破解空間利用矛盾,實現空間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充分發揮總體規劃在國土空間開發利用上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
與此同時,構建高效的國土空間數字化治理體系。這就包括,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系統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全力打造“可感知、能學習、善治理、自適應”的智慧國土空間規劃,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依法依規及時落地,更好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采寫:南都記者 莫郅驊 梁煒培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